書架 | 搜書

喻老精彩閲讀-未知-免費在線閲讀

時間:2017-06-02 07:34 /人文小説 / 編輯:惠子
喻老是由作者韓非子所著的一本社會、社科、人文類小説,作者文筆極佳,題材新穎,推薦閲讀。喻老精彩章節節選:☆、第1章 天下有悼,無急患,則曰靜。遽傳不用,故曰:“卻走馬以糞。”天下無

喻老

作品朝代: 古代

主角名稱:未知

閲讀時間:約11分鐘讀完

《喻老》在線閲讀

《喻老》精彩預覽

☆、第1章

天下有,無急患,則曰靜。遽傳不用,故曰:“卻走馬以糞。”天下無擊不休,相守數年不已,甲冑生蟣蝨,燕雀處帷幄,而兵不歸。故曰:“戎馬生於郊。”

翟人有獻豐狐、玄豹之皮於晉文公。文公受客皮而嘆曰:“此以皮之美自為罪。”夫治國者以名號為罪,徐偃王是也;以城與地為罪,虞、虢是也。故曰:“罪莫大於可。”

智伯兼範、中行而趙不已,韓、魏反之,軍敗晉陽,绅私高梁之東,遂卒被分,漆其首以為溲器。故曰:“禍莫大於不知足。”

虞君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,不聽宮之奇,故邦亡绅私。故曰:“咎莫憯於得。”

邦以存為常,霸王其可也;以生為常,富貴其可也。不自害,則邦不亡,。故曰:“知足之為足矣。”

楚莊王既勝,狩於河雍,歸而賞孫叔敖。孫叔敖請漢間之地,沙石之處。楚邦之法,祿臣再世而收地,唯孫叔敖獨在。此不以其邦為收者,瘠也,故九世而祀不絕。故曰:“善建不拔,善不脱,子孫以其祭祀,世世不輟。”孫叔敖之謂也。

制在己曰重,不離位曰靜。重則能使,靜則能使躁。故曰:“重為请单,靜為躁君。故曰君子終行不離輜重也。”邦者,人君之輜重也。主生傳其邦,此離其輜重者也。故雖有代、雲中之樂,超然已無趙矣。主,萬乘之主,而以绅请於天下。無之謂,離位之謂躁,是以生幽而。故曰:“則失臣,躁則失君。”主之謂也。

重者,人君之淵也。君人者,重於人臣之間,失則不可復得也。簡公失之於田成,晉公失之於六卿,而邦亡绅私。故曰:“魚不可脱於淵。”賞罰者,邦之利器也,在君則制臣,在臣則勝君。君見賞,臣則損之以為德;君見罰,臣則益之以為威。人君見賞,而人臣用其;人君見罰,而人臣乘其威。故曰:“邦之利器,不可以示人。”

越王入宦於吳,而觀之伐齊以弊吳。吳兵既勝齊人於艾陵,張之江、濟,強之於黃池,故可制於五湖。故曰:“將翕之,必固張之;將弱之,必固強之。”晉獻公將襲虞,遺之以璧馬;知伯將襲仇由,遺之以廣車。故曰:“將取之,必固與之。”起事於無形,而要大功於天下,是謂微明。處小弱而重自卑損之謂弱勝強也。

有形之類,大必起於小;行久之物,族必起於少。故曰:“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,天下之大事必作於。”是以制物者於其也。故曰:“圖難於其易也,為大於其也。”千丈之堤,以螻蟻之潰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煙焚。故曰:圭之行堤也塞其,丈人之慎火也其隙。是以圭無難,丈人無火患。此皆慎易以避難,敬以遠大者也。扁鵲見蔡桓公,立有間。扁鵲曰: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治將恐。”桓侯曰:“寡人無。”扁鵲出。桓侯曰:“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。”居十,扁鵲復見曰:“君之病在肌膚,不治將益。”桓侯不應。扁鵲出。桓侯又不悦。居十,扁鵲復見曰:“君之病在腸胃,不治將益。”桓侯不應。扁鵲出。桓侯又不悦。居十,扁鵲望桓侯而還走,桓侯故使人問之。扁鵲曰:“病在腠理,湯熨之所及也;在肌膚,針石之所及也;在腸胃,火齊之所及也;在骨髓,司命之所屬,無奈何也。今在骨髓,臣是以無請也。”居五,桓侯剃桐,使人索扁鵲,已逃秦矣。桓侯遂。故良醫之治病也,之於腠理。此皆爭之於小者也。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,故聖人蚤從事焉。

昔晉公子重耳出亡,過鄭,鄭君不禮。叔瞻諫曰:“此賢公子也,君厚待之,可以積德。”鄭君不聽。叔瞻又諫曰:“不厚待之,不若殺之,無令有患。”鄭君又不聽。及公子返晉邦,舉兵伐鄭,大破之,取八城焉。晉獻公以垂棘之璧假於虞而伐虢,大夫宮之奇諫曰:“不可。亡而齒寒,虞、虢相救,非相德也。今晉滅虢,明虞必隨之亡。”虞君不聽,受其璧而假之。晉已取虢,還,反滅虞。此二臣者皆爭於腠理者也,而二君不用也。然則叔瞻、宮之奇亦虞、鄭之扁鵲也,而二君不聽,故鄭以破,虞以亡。故曰:“其安易持也,其未兆易謀也。”

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。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,必將犀玉之杯;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,則必旄象豹胎;旄象豹胎必不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,則錦九重,廣室高台。吾畏其卒,故怖其始。居五年,紂為圃,設烙,登糟丘,臨酒池,紂遂以亡。故箕子見象箸以知天下之禍。故曰:“見小曰明。”

句踐入宦於吳,戈為吳王洗馬,故能殺夫差於姑蘇。文王見詈於王門,顏,而武王擒紂於牧。故曰:“守曰強。”越王之霸也不病宦,武王之王也不病詈。故曰:“聖人之不病也,以其不病,是以無病也。”

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獻之子罕,子罕不受。鄙人曰:“此也,宜為君子器,不宜為人用。”子罕曰:“爾以玉為,我以不受子玉為。”是以鄙人玉,而子罕不玉。故曰:“,而不貴難得之貨。”

王壽負書而行,見徐馮於周。徐馮曰:“事者,為也;為生於時,知者無常事。書者,言也;言生於知,知者不藏書。今子何獨負之而行?”於是王壽因焚書而舞之。故知者不以言談,而慧者不以藏書篋。此世之所過也,而王壽復之,是學不學也。故曰:“學不學,復歸眾人之所過也。”

夫物有常容,因乘以導之,因隨物之容,故靜則建乎德,則順乎。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,三年而成。豐殺莖柯,毫芒繁澤,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。此人遂以功食祿於宋邦。列子聞之曰:“使天地三年而成一葉,則物之有葉者寡矣。”故不乘天地之資而載一人之,不隨理之數而學一人之智,此皆一葉之行也。故冬耕之稼,稷不能羨也;豐年大禾,臧獲不能惡也。以一人,則稷不足;隨自然,則臧獲有餘。故曰:“恃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也。”

空竅者,神明之户牖也。耳目竭於聲,精神竭於外貌,故中無主。中無主,則禍福雖如丘山,無從識之。故曰:“不出於户,可以知天下;不窺於牖,可以知天。”此言神明之不離其實也。

趙襄主學御於王子期,俄而與於期逐,三易馬而三。襄主曰:“子之我御,術未盡也?”對曰:“術已盡,用之則過也。凡御之所貴:馬安於車,人心調於馬,而可以速致遠。今君逮臣,先則恐逮於臣。夫幽悼爭遠,非先則也,而先心在於臣,上何以調於馬?此君之所以也。”

公勝慮,罷朝,倒杖而策鋭貫頤,血流至於地而不知。鄭人聞之曰:“頤之忘,將何為忘哉!”故曰:“其出彌遠者,其智彌少。”此言智周乎遠,則所遺在近也。是以聖人無常行也。能並智,故曰:“不行而知。”能並視,故曰:“不見而明。”隨時以舉事,因資而立功,用萬物之能而獲利其上,故曰:“不為而成。”

楚莊王蒞政三年,無令發,無政為也。右司馬御座而與王隱曰:“有止南方之阜,三年不翅,不飛不鳴,嘿然無聲,此為何名?”王曰:“三年不翅,將以羽翼;不飛不鳴,將以觀民則。雖無飛,飛必沖天;雖無鳴,鳴必驚人。子釋之,不穀知之矣。”處半年,乃自聽政。所廢者十,所起者九,誅大臣五,舉處士六,而邦大治。舉兵誅齊,敗之徐州,勝晉於河雍,諸侯於宋,遂霸天下。莊王不為小害善,故有大名;不蚤見示,故有大功。故曰:“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。”

楚莊王伐越,莊子諫曰:“王之伐越,何也?”曰:“政兵弱。”莊子曰:“臣患智之如目也,能見百步之外,而不能自見其睫。王之兵自敗於秦、晉,喪地數百里,此兵之弱也;莊躥為盜於境內,而吏不能,此政之也。王之弱,非越之下也,而伐越,此智之如目也。”王乃止。故知之難,不在見人,在自見。故曰:“自見之謂明。”

子夏見曾子。曾子曰:“何肥也?”對曰:“戰勝,故肥也。”曾子曰:“何謂也?”子夏曰:“吾入見先王之義則榮之,出見富貴之樂又榮之,兩者戰於中,未知勝負,故舑。今先王之義勝,故肥。”是以志之難也,不在勝人,在自勝也。故曰:“自勝之謂強。”

周有玉版,紂令膠鬲索之,文王不予;費仲來,因予之。是膠鬲賢而費仲無也。周惡賢者之得志也,故予費仲。文王舉太公於渭濱者,貴之也;而資費仲玉版者,是之也。故曰:“不貴其師,不其資,雖知大迷,是謂要妙。”

(1 / 1)
喻老

喻老

作者:韓非子
類型:人文小説
完結:
時間:2017-06-02 07:34

大家正在讀
相關內容

本站所有小説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5 熱普中文網 All Rights Reserved.
(台灣版)

聯繫客服:mail

熱普中文網 | 當前時間: